高能量通量的減脂法:到底是不是科學?

Vincent C.
Oct 12, 2024

--

為什麼高能量通量會比較好?到底怎樣才算進入高能量通量?

今年認真減脂、備賽,並參加了三場健美比賽(詳情可見這裡);在觀察不同流派的備賽方式後,我留意到一件事:雖然大家幾乎都同意(或至少不反對)減脂時要保持「高能量通量」,甚至有選手會在減脂時仍然每天吃到 3000 大卡以上,但卻比較少看到大家認真討論高能量通量背後的原理、是否真的有效、以及怎樣才算高能量通量

畢竟,只要能創造一樣的熱量赤字,吃進多少對減脂效果真的會有差別嗎?

今天,就來透過科學研究,帶大家更認識高能量通量的觀念,並解釋為何從科學或實務,都會比較推薦用高能量通量的方式來減脂。

簡介

一個人能減脂,通常就代表他消耗的能量比吃進去的能量還多(i.e.熱量赤字),所以身體只好燃燒脂肪來製造能量。因此,不管是吃1500大卡、消耗1700大卡,還是吃3500大卡、消耗3700大卡,都是創造200大卡的赤字,也都可以減脂。而「吃多、動更多」的方式,即是所謂的「高能量通量」。

先不管任何其他變數,理論上「只要有創造熱量赤字,不管吃多吃少都可以減脂」。那高能量通量有什麼其他優勢嗎?

我們要先建立一個背景知識:

一個人的食物攝取量和「環境的食物取得度」最相關

肥胖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呢?確實,目前已經能找到一些跟肥胖有關聯的基因,且同卵雙胞胎的研究也顯示同樣的飲食下,雙胞胎會有較相近的體重變化(跟其他陌生人相比)。因此,肥胖跟基因是有些關聯的沒錯。

不過,基因對肥胖的影響遠遠不及環境因素。當我們脫離嚴格控制的實驗室環境,把眼光放遠到整個人口的觀察時,反而難以找到會影響肥胖的基因模式;這代表,雖然基因可以影響一個人在特定飲食下的身材變化,但現實生活中實際影響身材的主要是環境、而非基因。

除此之外,也有人類與靈長類的生態學研究發現,TDEE(每日總消耗熱量)和體型大小主要是被「食物可取得度」與「活動需求」所決定,而熱量攝取又跟 TDEE 和體型有關。簡而言之,身處越容易取得食物的環境,自然而然就會吃越多,而這多出的熱量要嘛被消耗掉、要嘛變成增加的體重。

也就是說,在現代社會這個食物可近性如此高的環境,要採取超低熱量攝取的減脂策略是很困難的,因為我們很容易就會接觸到過多的熱量。因此,從這個角度來看,高能量通量的減脂法已經先拿下一勝了。

食慾調控

在理想的狀況,我們消耗多少熱量,就會產生多少食慾,這樣自然而然就會處於熱量平衡。但問題是,當活動量太低時,這個正相關的食慾控制可能就會出差錯,變成活動量低時,食慾還會很高,導致吃太多而變胖。

早在1956年,Mayer et al. 就發現了工廠員工的熱量攝取會依據活動量呈現 U 字型:雖然通常來說,勞動越多的人會吃越多,但處理靜態工作、整天都坐著的員工,吃的熱量卻跟負責最大量勞動的員工相同。

(圖一)正常來說,活動量越高、食慾就會越大,讓熱量攝取可以匹配高消耗。但活動量低的人,食慾會和熱量消耗脫鉤:明明動很少、但卻會想吃很多。多出來的熱量,就是變成脂肪了。

Hagele et al. 在 2019 的隨機控制試驗進一步證實了活動量可以影響食慾:當受試者的活動量低下時,較容易產生飢餓相關的賀爾蒙,且吃進的熱量比高活動量時還多了 17.5%。

總結來說,活動量不足時,食慾會失去正常調控,因而容易吃進比身體所需還更多的食物,導致體重增加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高能量通量的減脂方法,再度勝利。

小澄清

雖然我們通常習慣把高能量通量當成「高攝取、高活動」,但更精準的描述其實是「高攝取、高消耗」才對。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?

熱量消耗可以分成:活動消耗+非活動消耗(包含基礎代謝、食物熱效應);不管是脂肪細胞或肌肉細胞都需要能量,所以體重較重的人,基礎代謝率其實是比較高的。因此,無論是增加活動量、還是增加體重,都可以達到高熱量消耗、也都可以變成高能量通量的狀態。這也是為什麼前述的靜態生活工人,並不會在熱量攝取變高後,體重無限增加;而是體重增加後,消耗也會隨之提高,並再次回到熱量平衡。

不過,我們在意的是減脂議題,因此通常不會把增加體重來當作高能量通量的方法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實務上可以把「高攝取、高活動」當成「高攝取、高消耗」。

避免減脂後復胖

其實,只透過「多活動以增加熱量消耗」來減重並不是容易的事。根據實證指引,對多數人而言,要減重主要還是得靠飲食控制,運動只是輔助。再更進階一點的分析,甚至有所謂的 Constrained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Model(總能量消耗限制模型)表示,超過一定的活動量後,再怎麼運動也不會增加更多熱量消耗;最顯著的例子,就是高活動的原始部落族群,每天的熱量消耗其實跟現代人差不多。(註:這個模型有很多可以討論的,如果現在會覺得奇怪、不合理,是正常的;但本文就先不細述了)

但相對的,若已減重,那高活動量就有顯著的效用:避免復胖。會復胖,就是身體想回到一個更高的能量通量,而最簡單的方法正是增加體重。不過,我們也可以透過提高活動量來達到高能量通量,這樣就不會復胖了!

實際面:保持正常生活

老實說,就算不理會上述的一堆科學概念,高能量通量的減脂法還是有很明顯的優勢:可以正常跟家人朋友聚餐!若能量通量太低,每餐都只能吃少少幾口,那對一起吃飯的親友也是一種麻煩或壓力。若可以在高能量通量的狀態下減脂,雖然對你而言可能飢餓程度相仿(畢竟赤字相同),但至少吃的量是跟別人類似的,這樣就可以照常跟大家一起吃飯聊天了。

所以到底怎樣才算高能量通量

講到這邊,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,怎麼好像都還沒有定義到底要多高才算高能量通量?這是因為,高能量通量其實沒有絕對數值的定義,而是跟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有關。原本就體重較重、基礎代謝率較高的人,就會需要更高的熱量平衡才會處於高能量通量的狀態。

雖然還沒有精確的認定,但透過有限的研究可以估計,TDEE 比基礎代謝率高 1.7–1.8 倍就可以說他是高能量通量。所以一個基礎代謝率為 1500 大卡的人,TDEE 抓 2550 大卡就算高能量通量了。如果想減脂,那再扣 200~300 大卡,就是每天吃 2250–2350 大卡。

總結

高能量通量的減脂方式,不只可以更自在地執行、不會給親朋好友壓力,也更適合現代社會這種食物取得度極高的環境。此外,透過提高活動量來減脂,既能調控食慾、也更能避免復胖。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值,但大約抓 TDEE 為基礎代謝率的 1.7–1.8 倍,就能當成是高能量通量了。

主要參考資料:Melby, C. L., Paris, H. L., Sayer, R. D., Bell, C., & Hill, J. O. (2019). Increasing Energy Flux to Maintain Diet-Induced Weight Loss. Nutrients, 11(10), 2533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nu11102533

若喜歡這種健身科學解說,請追蹤我的 Medium 和 Instagram(@vin_training),才不會錯過最新內容哦!

--

--

Vincent C.
Vincent C.

Written by Vincent C.

|NSCA CPT 肌力與體能教練 |UCSD Human Biology 人類生物學系 |長庚大學 醫學系|ig @vin_training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