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肌一定要吃到 1.6倍蛋白質嗎?

Vincent C.
Feb 9, 2023

--

若為了吃到 1.6倍蛋白質而影響生活品質,那不如不要吃。

雖然我們都知道,要長肌肉就要吃夠蛋白質,但到底多少才叫夠呢?

傳統上認為,蛋白質對肌肥大是多多益善,最好吃超過 2 倍體重(例如 70 公斤的人,每天要吃 140 克蛋白質);若你對健身科學有些接觸,可能會知道在增肌期,其實 1.6 倍就已足夠帶來絕大多數的效果。

不過,「多吃蛋白質」仍然是許多健身人(包含我自己)的興趣與信仰。為了蛋白質,甚至有健美選手會半夜起來補充蛋白質。

(圖一)

但如果生活忙碌或不習慣睡前吃東西,導致硬要吃到 1.6–2 倍體重的蛋白質就會消化不良,影響睡眠品質,或是壓力倍增,那可不可以少吃一點呢?沒吃到 1.6 倍蛋白質的話,就一定會少長一些肌肉嗎?

本文就要來解釋,增肌所需要的蛋白質量其實沒有你想像的嚴格。

重點

  1. 用氨基酸需求的測量方法來推論,健美訓練者的蛋白質需求大約是每天 1.7–2.2 克/公斤體重。
  2. 2006 年的一篇研究,發現三種蛋白質攝取(1.0–1.4、1.6–1.8、>2.0 倍)對於 12 週的重量訓練後,雖然可見蛋白質較高的組別,增肌也較多,但沒有達到顯著。
  3. 2018 年的重要回顧性研究,顯示 1.6 倍是增肌的甜蜜點,再吃更多也不會增加更多肌肉。但若看他們的圖表,可發現數據其實很離散,代表「1.6」是很概括的一個數字。
  4. 2022 年的回顧性研究,分析蛋白質攝取「<1.2 倍」、「1.2–1.59 倍」、和「≥1.6 倍」且有阻力訓練的實驗們,發現蛋白質越高、增肌效果越大。但其實效果差距很小。
  5. 仍然會建議吃到 1.6 倍的蛋白質,但若難以吃到這麼多,1.25 倍也已可以帶來多數的增肌效果了。

短期微觀的測量方法,可當參考但不代表實際增肌狀況

如果有個籃球選手,在 NBA 明星賽的技術挑戰賽、灌籃大賽、和三分球大賽都拿下佳績,代表他在 NBA 中的表現一定比較好嗎?

其實不一定,因為這幾個比賽只是分別測量一些籃球的相關特質,但整體的打球表現並不是只靠這三個特徵。

增肌也是如此。

我們可以用氮平衡的測量、或是指標胺基酸氧化法(indicator amino acid oxidation technique, IAAO)來評估蛋白質的需求量,譬如 2017 年的一篇研究使用 IAAO 去測量「至少三年重訓經驗的健美訓練者」,在非訓練日的蛋白質需求,並得到 1.7–2.2 克/公斤體重的數據。理論上,這代表再得到更多氨基酸也不會用來合成更多蛋白質。

雖然這數據相當符合主流觀念,但畢竟實驗方法不是直接測量肌肉量變化,所以並不代表「吃更少就會長較少肌肉」,而較適合當成一個參考。

1.6 倍蛋白質的由來

1.6~1.7 倍左右的蛋白質一直是實驗時常用來區分高、低攝取量的分界。而在 2018 年,一篇著名的回顧性研究比較了不同蛋白質攝取量與瘦組織重的變化,並發現 1.6 倍確實是增肌的甜蜜點(圖二);在 1.6 倍之後,再吃更多蛋白質也不會增加更多瘦體重。

(圖二)橫軸為蛋白質攝取,縱軸為瘦體重變化

不過,仔細看圖的話,可以發現數據其實相當離散。雖然整體而言有往右上的趨勢,但「大於 1.25 倍」跟「大於 1.6 倍」的值並沒有差太多,尤其是我們把趨勢線塗掉再觀察的話(圖三)。因此,知名健身科學團隊 Stronger by Science 認為吃 1.25–1.5 倍蛋白質的增肌效果,其實不一定會比吃到 1.6 倍差多少。

(圖三)把趨勢線塗掉

就算有差,也差不多

我們還能用其他統計方式來觀察蛋白質攝取對增肌的影響。譬如 2006 年的一篇研究將受試者分為三組:1.0–1.4、1.6–1.8、>2.0 倍蛋白質攝取,並觀察12 週重量訓練後的瘦體重變化。雖然能看到瘦體重的增加量確實是「第三組>第二組>第一組」,但統計上並沒有達到顯著。

2022 年,針對這個主題有一篇最新的回顧性研究,他們把所有實驗分成「<1.2 倍」、「1.2–1.59 倍」、和「≥1.6 倍」蛋白質攝取。可能是因為數據量較大,這次的瘦體重增加量差異就有達到統計顯著,但實際效果其實差異不大。

作者還另外分析:統合所有收錄的研究後,攝取較少蛋白質的人可增肌約 0.8 公斤,而攝取較多者可增肌約 1.3–1.4 公斤。兩者有差、但沒差太多。

總結

1.6 倍仍然理想,但 1.25 倍以上已經很實用。

若你熱衷於健身,增肌就是你生命的重要一環,那還是會建議每天吃到 1.6 倍體重的蛋白質,這不管在微觀還是巨觀上,都有研究可以佐證它的益處。

不過,如果你沒有要比賽、也沒有要追求最好的體態,只希望能看到更好的自己,那就算只吃 1.25~1.5 倍蛋白質,其實也可以有多數的增肌效果了。為了拼到 1.6 倍以上而影響生活、影響睡眠、造成心理負擔,反而可能減弱肌肉合成,本末倒至了。

--

--

Vincent C.
Vincent C.

Written by Vincent C.

|NSCA CPT 肌力與體能教練 |UCSD Human Biology 人類生物學系 |長庚大學 醫學系|ig @vin_training